• 华为 本季度在国内市场的持续强势渗透,除了借助自身在国内市场与日俱增的品牌拉力,不断巩固与提升用户对华为的品牌认知外,也依靠Mate、P系列等高毛利机型提供给合作伙伴更具有竞争力的销售政策,并通过这部分明星产品的出货节奏与渠道及零售终端进行深度捆绑合作,进而显著提升华为在国代-分销-零售整个销售流程中的话语权及掌控力。本季度,华为份额达到历史新高的42.0%。
• vivo本季度将重心持续放在深耕主流至中端价位段产品线上。通过iQOO系列在定价、用户群,渠道覆盖方面以足够的差异化对主品牌进行补充,并以激进的5G产品定价获取初期市场声量。而Y,Z系列则在1-2千元档多摄像头,长续航等细分市场推出相应产品。
• OPPO同样持续关注4G市场的"余热"发掘。通过A系列新产品补充了前期自身千元多摄市场的产品空白,并开始谨慎地控制渠道及终端库存。整体OPPO的运营方向偏向稳健,但在未来将占据更重要战略地位的Reno系列上,仍需要在产品感知、用户定位方面采取更加具有明确方向性的投入。
• 小米 在第三季度下滑幅度相对较明显。产品方面,小米整个三季度大部分时间内缺乏明星产品的带动,而自身小米与Redmi品牌间各产品线的定位与区隔还需要更加明确。运营层面,小米自身内部架构的调整仍在继续,对线下渠道的运营与掌控能力也存在持续优化的空间。
• 苹果 相比去年,本季度将新品中定位入门的机型iPhone 11提前至9月发售,同时在产品层面,苹果准确地把握了国内5G前夜4G市场的换机需求,通过降低起售价、和对于拍照摄像、续航等4G核心使用场景的增强,成功激起了部分国内苹果存量用户的换机需求,相比去年同期,苹果取得了5.6%的正增长。
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希认为,国内当前正值5G普及 "前夜" ,但由于整体智能机市场依旧处于下行通道,并且业内仍存在大量4G库存等待消化。因此,厂商对市场4G"余热"的挖掘,除直接简单的降价外,更应注重不同地域、不同细分类型用户群体的诉求差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产品计划与销售策略进行引导与发掘。同时,需要关注渠道与终端秩序,确保未来4G与5G产品切换能够在对应价位段平顺进行。